我读本地大学的学费每年两千元(40年前),印象中好像父亲每个月给我五百元的生活费,算算一下,四年的大学共用了三万二元。

我读本地大学的学费每年两千(40年前),印象中好像父亲每个月给我五百元的生活费,算算一下,四年的大学共用了三万二。

我两个小孩,一个在温哥华毕业,一个还在伦敦读最后一年大学,两个的学费加生活费,大约用了两百万。如果以二十年的时间来储蓄,一年大约要存十万元。

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孩子一定要受教育,越多越好,所以大家都省吃省用,希望有钱能让孩子完成学业。

时常有人问我关于孩子读书的事,我的答案都一样:小学读华小,中学读国际学校(如果经济不许可就读私立学校,大学到国外深造(不然就读双联,至少一年在国外)。

马来西亚的这种教育模式,我觉得是完美的安排。小时候接受儒家思想熏陶,了解一些中华文化的精髓,被很多的功课磨练,了解什么叫辛苦。(有些家长怕孩子辛苦,不给他们读华小,错失了磨练的机会)。

 

再穷不能穷教育

中学读国际学校的好处是每班的学生人数少,老师可以因材施教,程度好的学生教的速度比较快,比较慢的学生就给他们额外时间补课。除此之外,教学的方式也比较开放,学生讨论功课,做projects,做powerpoint的呈现。

出来社会工作,驾轻就熟,讨论工作时,灵活度也高。

其实读书的最大问题是学费。如果要求不高的话,就读本地大学就可以省很多。我所认识的朋友里,有些是家长卖掉橡胶园给他们出国读书,但这做法也未免牺牲太大了。

储蓄是唯一能够让孩子以后有钱读书的方法。可是目前银行利息非常低,不是一项很好的方法。投资当然是最理想,但是风险也相对的高,万一失策,连本金都消失。

近期有信托公司(非信托基金)效仿外国信托公司的做法,推出「教育信托」,一种比较伸缩性的存钱方式,而且回酬也比银行高(5%-7%),已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教育费储蓄方式。

在上一期的专栏里,我有提到复利的力量;也就是3%回酬和6%回酬,20年后的差距非常大。以72定律来计算,3%的回酬需要24年后钱才能变成双倍;但是6%的话,12年就可以变成双倍。(6% X12=72)

如果孩子一岁时储存十万在银行,利息3%,18年后的数额为RM170,244.00,但是如果有6%的回酬,数目可以高达RM285,433.00。

用另一种方式来计算的话,如果利息是3%,18年要存总数RM285,433.00,必须在一岁时存RM167,000.00,也就是要多存RM67,000.00才能有这个数目。

储蓄是一种良好的习惯,有钱的话就存多一点,没钱就只好想方法多赚一点钱。马来谚语“sedikit sedikit lama lama menjadi bukit”,积少成多。

如果到时孩子要读书但是没钱,可能就要靠PTPTN了。可是这是下下策,因为以后孩子毕业,开始工作的薪水不高,还要还债,生活一定很辛苦。

如果想要提升孩子未来的生活素质,接受好的教育是有必要的。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或专业人士,很多都是来自乡下。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,多少都是因为有受过高等教育,见识广阔。

上一代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功人士,不是因为不会读书,而是因为他们成长的年代,社会不稳定,吃都成问题,哪里还有机会读书,不过社会已经改变,不能一概而论。

Dato Chua

拿督蔡明敏

  • 寿险,房产投资及理财顾问,培养了数十位百万富翁
  • 白手起家,创办MMTS,目前除了在马来西亚分享经验,还经常被邀请到香港,印尼,台湾等地演讲
  • 近年来他的演讲注重在创造财富,非常受广大听众欢迎
  • 他的演讲风趣,特别是对管教孩子和华人思维的问题,有独特的见解
  • 因为内容颠覆传统,有些保守的听众会觉得他“无药可救”,有些则觉得太“神”了
  • 他注重改变人的思维,因为“不会想”是最根本的问题
  • 也是五本畅销书的作者,也是The PAGE 杂志社长